当前位置:新闻首页 > 红色传承 > 浏览文章

树立正确二战史观 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2025-09-02
       (原标题:树立正确二战史观 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中共杭州市委党史研究室(市志办)理论学习中心组)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2005年7月30日,习近平同志冒着酷暑,专程来到浙江富阳东洲街道,看望、慰问抗日老战士杨来苟等,向全省革命老战士致以节日问候和崇高敬意。他指出,用抗日战争的生动历史和革命老前辈的英雄业绩,教育年轻一代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2014年,习近平同志在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七十七周年仪式上指出:“新的历史条件下,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大力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进,不断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成就告慰我们的前辈和英烈!”他还告诫世人,要坚持正确二战史观,坚定做历史记忆的守护者。
       以重大问题研究为突破,用史实成果宣示,推动树立正确的二战史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着力研究和深入阐释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意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等重大问题。
       随着时间的推移,关于战争的记忆已经突破了个人记忆、亲历者记忆,成为一种被建构起来的集体记忆和社会记忆。正确二战史观的塑造不仅依赖于专业研究,更需要全民的历史认知基础和强大的传播能力。历史事实证明,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夺取战争胜利的民族先锋,推动了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战,凝聚国际反法西斯力量,使敌后战场渐成主战场,共同铸就了伟大抗战精神。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当之无愧的中流砥柱,脱离这一点谈中国抗战史及其自主知识体系构建,就容易陷入历史虚无主义的窠臼。必须旗帜鲜明地批驳历史虚无主义,激浊扬清,正本清源,固本培元,大力弘扬正确的抗战史观。要从源头上加强历史教育,特别是青少年群体的历史启蒙,突出反法西斯精神与中国人民伟大抗战史实,并在学术研究中加强国际比较视野与跨文化研究能力。同时,持续推进国际传播话语体系建设,讲好中国抗战故事,把正确二战史观传递给世界,使国际社会更广泛地了解、接受并尊重中国与世界各国一道为反法西斯战争所作出的伟大贡献。
       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唱响时代主旋律,将爱国情怀转化为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
       抗战时期,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全体中华儿女冒着敌人的炮火共赴国难,无论是正面战场,还是敌后战场,千千万万爱国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各界民众万众一心、同仇敌忾,奏响了一曲气壮山河的抗击日本侵略的英雄凯歌,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首感天动地的反抗外来侵略的壮丽史诗。这些先烈们在危难时刻挑起为民族命运而不屈抗争的重担,用生命和热血捍卫着国家尊严,标注出爱国主义精神的天际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回顾抗战历史,“两个结合”为伟大抗战精神的产生提供思想启迪和奋斗动力。在民族危亡的抗战烽火中,在中国人民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抗战中,千千万万的抗战英雄抛头颅、洒热血,为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他们诠释了“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风骨、气节和胆魄,铸就了伟大的抗战精神。回望历史,从烽火硝烟的革命年代到筚路蓝缕的建设时期,从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到砥砺奋进的新时代,中华大地始终激荡着英雄气概,涌现出众多英雄模范,激励和鞭策一代代中华儿女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克服困难,将个人奋斗融入发展大局。
       在新时代,树立正确的二战史观,就是要深挖本地抗战历史资源,打造沉浸式教育场景,用活本土教育基地,把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具体转化为对社会和家乡的责任担当。如今,更需要把这种精神转化为数字经济攻坚队的代码、智能装备车间的精密齿轮、乡村振兴田垄间的智慧大棚,让英雄血脉在新时代继续奔涌。自然,这种精神也在不断强化人民的家国意识,将爱国情怀转化为自强不息的动力,扛起责任担当,在推动现代化强国建设进程中贡献力量。
       以现代化强国建设为目标,直面前进路上的困难问题,将伟大抗战精神转化为团结一心不懈奋斗的精神纽带
       坚持民族气节,实现全民族抗战是取得抗战胜利的关键。抗战时期,中华儿女在极端艰苦条件下,凭着“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必胜信念,坚持斗争,军民同心,最终取得抗战的胜利。如今,伟大抗战精神已成为刻在中国人民骨子里的精神密码,为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支撑。实践证明,抗战烽火淬炼出来的磅礴国家力量与斗争精神,强烈感召着中华儿女。在现代化建设的宏伟征程中,无论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深水区攻坚,还是守护绿水青山的生态保卫战,抑或是应对激烈市场竞争的突围之战,都呼唤着人民将伟大抗战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面对困难险阻,也只有以斗争精神破除思想观念的束缚、利益固化的藩篱、发展路径的依赖等重重障碍,以百折不挠的坚定毅力,在夹缝中求发展,在创新中寻突破,在创造中展作为,才能从胜利走向胜利,确保现代化强国建设各项要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不断推动跨越式发展。
       抗战历史不仅讲述了苦难,见证着民族脊梁的挺立,更充满着智慧,成为奋勇前行的不竭动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将永远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奋进新征程,我们更要筑牢思想之魂,夯实信念之基,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在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的伟业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华章。
       (执笔人:骆小峰)

来源:杭州日报 责编: 

关键字 : 抗战80周年,正确二战史观

[声明]:文章仅供学习交流,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纠错】,感谢所有提供文章的媒体和作者。

最新发布
热门文章

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