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首页 > 热点访谈 > 浏览文章

注意“后高考经济”陷阱 疯狂购、愉快玩、减压游……

2024-06-13
       (原标题:注意“后高考经济”陷阱 疯狂购、愉快玩、减压游…… 记者:焦秋利)
       伴随着高考的结束,高三学子正式进入假期,“后高考经济”热的现象相伴而来。这种类似“报复性”消费的情况,涉及餐饮、娱乐、旅游、电子产品、美容美发、影楼、兴趣学习班等多个热点。近3个月的假期,也给零售户们带来无限商机。尽管如此,“后高考经济”浪潮越热,越需要保持冷思考。
       “后高考经济”席卷夏日
       “凭准考证可享受八折”“准大学生出游享优惠”……高考战鼓方歇,另一边商战大戏已启幕。各路商家摩拳擦掌,争抢上千万的庞大高考生群体,准备在近3个月的超长暑假里掘金。
       抛开商家炒作的因素不谈,“后高考经济”席卷夏日是不争的事实。旅游、学车依次安排,美容、减肥马上就办……高考之后,从城市到乡村,从饭馆到商场,从驾校到旅行社,广大高考生安排着这难得的近3个月假期。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近年来,高考后的“减压旅游”越发火热。高考之后安排上一场毕业旅行,吸引力简直不要太强!据悉,高考毕业生及同龄用户群体在6月10日至7月30日之间的旅游产品订单量同比增长了78%,同一时期高考毕业生的酒店订单量,同比上涨超3成。很多家长为孩子选择出境游线路,让孩子出去开阔眼界,这项花费更高。
       与此同时,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蓝牙耳机等高科技电子产品似乎已成迈进大学前的“标配”。
       成长消费也需“冷静”
       “后高考经济”确实有着旺盛的现实市场需求。这样的消费节奏本是具有活力的,也是可以理解的,告别高中生活,意味着他们正式进入人生的另一阶段,买手机、考驾照、做医美、同学聚会……这些既是一种消费,也可以看作是他们走向未来人生的一种“仪式感”。
       这种“仪式感”的内在驱动力不仅在于通过“买买买”获得“高考解压”的快感,并得到物质装备的丰富,更在于这些“准大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建立自我认可、身份认同和个体信心。
       但同时也应该看到,一些不良商家利用考生和家长的心理,变相增加“消费焦虑”,助长攀比之风,甚至破坏正常的市场经营秩序。
       因此“后高考经济”也是一道理性消费的考题,考学生也考家长。面对五花八门的消费需求,应有所取舍,有所甄别。玩乐需有度,消费需理性。家长和孩子应秉持正确消费观,辨清哪些是噱头,哪些是刚需,避免盲目攀比、奢侈浪费。
       “高考消费要回到理性的轨道上,家长们要多一些从容和理性,少一些慌乱和焦虑,不盲从,不攀比,这也有利于稳定考生的“心态”,让他们自信从容地选择自己的未来。同时,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高考经济”乱象的监管,对恶意涨价、肆意操控价格的行为“零容忍”,依法依规惩处相关涉事主体,在考试结束后,也应保证考生有一个“安静”的志愿填报环境。”

来源:城报 责编: 

关键字 : 后高考经济,准考证优惠

[声明]:文章仅供学习交流,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纠错】,感谢所有提供文章的媒体和作者。

最新发布
热门文章

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