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首页 > 数字经济 > 浏览文章

数字化让传统茶企更上一层楼

2024-05-17
       (原标题:数字化让传统茶企更上一层楼 记者 孙飞扬)
       胡璧如,现任杭州正浩茶叶有限公司总经理,第十一届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在这位年轻农创客的带领下,正浩茶叶用数字技术升级传统制茶产业,成为相关行业龙头企业之一。同时,其在电商领域迅速成长为茶品类头部品牌,销量连续多年在全网绿茶类目中遥遥领先,现公司电商年销售总额达1.8亿元,成为国内极少数电商年销量破亿的西湖龙井茶企。
       “我家三代从事茶产业,对我们来说,能够生在龙井茶闻名于世的西湖之畔,这无疑是莫大的幸运,但作为一家从梅家坞村走出来的传统茶企,只有拥抱新质生产力,革新我们的生产工艺与运作模式,才能让企业自身获得更大的发展,并惠及更多的茶农。”对自己与公司的未来发展,胡璧如给出了自己的探索和创新。
       创新数字化生产线
       突破人力、产能瓶颈
       在杭州西湖之畔的茶山之间,杭州正浩茶叶有限公司的第三代掌门人胡璧如深知,要让传统茶产业在当下赢得更大的发展,就必须摆脱人力小作坊的桎梏,拥抱现代工业化的生产模式,对传统生产方式革新与超越。
       2023年,胡璧如在富阳区场口镇新建的正浩富梅龙井茶数字农业工厂正式投产运营。工厂研发了多项具有专利技术的智能化、标准化、现代化的龙井茶生产设备,通过5G网络、车间生产流程视频监控,并配备物联网设备参与生产决策,以数字智能化生产方式,实现龙井茶生产由传统人力或半人力工厂转向智能化生产。当前,其初制生产线每天可加工15000斤鲜茶叶,且茶叶匀净度、匀整度均达到95%以上,该生产线在龙井茶炒制乃至绿茶生产加工领域全国领先,相比普通生产线,生产效率可提高50%以上,年产值提高70%以上。“过去加工如此海量的鲜茶叶需要至少130人,如今只需要不到20人就可以完成生产,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使我们可以集中更多精力与资源投入到新技术的研发之中。”
       “新质生产力的运用绝非机械式地嫁接,我们针对茶叶生产线提出了自己的适应性方案。”例如,龙井茶的香气与回甘与制茶工艺中的“摊放”密切相关,通过这个环节茶叶的含水量会从70%降低到30%以下,然而这个过程极其耗时耗力且需要大面积场地。胡璧如表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四条生产线上都设置了配备送风机的摊放车间,这是我们根据实际需求调整的业内首创之举。”
       “场景式电商”
       开辟线上新茶路
       传统的茶叶走出乡村田园,靠的是货郎的扁担与吆喝,如今数字化为这家从梅家坞村走出来的现代茶企开辟了不同于前辈们的新茶路。
       “其实我们早在2005年,就开始‘触网’了。”胡璧如说,她的母亲卢江梅便开通卢正浩同名官网,尝试在百度上推广自家茶叶。2010年,完成学业回国的胡璧如带着正浩茶叶正式走入了电商时代。当年11月开了天猫旗舰店,正浩茶叶成为了西湖风景名胜区第一家将茶庄做成网上旗舰店的本土茶企,茶叶销售额从最早的几十万,到如今的年销售额突破一个亿,发展可谓成功,也给梅家坞村的其他茶企茶农们提供了榜样。
       “但电商也分为传统电商与新电商模式,传统模式渐渐也出现了瓶颈。”谈及自己的互联网发展之路,胡璧如笑称并不容易。“一类电商通常可以类比为线上大超市,二类电商则依赖于广告的高频投入,这两种模式存在曝光率不足以及广告成本高昂的问题,随着时代发展日渐显现。”
       “其实直播我们早就在做了,但总抓不到流量密码。”胡璧如发现,众多消费者并不了解茶叶的制备流程,这也是他们遭遇各类销售问题的麻烦源头。于是,胡璧如尝试着将制茶、泡茶、品茶的全部标准流程展示在了直播间。“比如我们有十大炒制手艺,消费者以往并不了解其中有什么奥妙,但通过直播大家都知道了这种独特炒制手法对实现龙井茶优良品质的重要性。”相比于以往广告式的直播,这种场景式直播显然更对观众胃口,不仅为消费者释了疑,了解了为什么西湖龙井品质如此之高,也让消费者建立起了对正浩茶叶的信任。截至2023年底,正浩茶叶线上线下销售量各占50%份额,线上销售额超过1.5亿元。
       如今的胡璧如与正浩茶叶双双迎来了自己的又一轮发展高峰,也惠及了广大当地农户。从2023年开始,胡璧如开始以企业名义收购当地茶叶,“这么做的风险还是很大的,因为正浩茶叶的品牌优势和高需求量,会直接影响到整个鲜叶收购的市场价格。”但通过这种模式,却大幅增加了农户的收入,而严格的采购标准也带动提高了当地茶叶的采收标准,显著提升了品质。

来源:每日商报 责编: 

关键字 : 企业数字化,杭州数字经济

[声明]:文章仅供学习交流,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纠错】,感谢所有提供文章的媒体和作者。

最新发布
热门文章

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