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首页 > 展会服务 > 浏览文章

首届中国数字艺术大展开幕

2024-04-22
       (原标题:首届中国数字艺术大展开幕 记者:余夕雯 通讯员:刘杨、王怡航)
       从“宋韵今辉”艺术特展到“大道无极——赵无极百年回顾特展”,去年一整年,中国美院美术馆推出的系列重磅展览,成为艺术界“顶流”,“排队看展”也成为来这里看展的标配。
       今年,又一个“排队展”来了。4月18日上午,由中国美术家协会、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美术学院共同主办的首届中国数字艺术大展在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展览将持续至6月3日。
       走进展厅,到处都是酷炫的屏幕,瞬间就会被数字感、科技感、未来感包围。不禁感叹,看这个展,值得排队。
       光屏幕就有五六百块
       首届中国数字艺术大展分为“太空史诗”“寰宇大观”“仿生格物”“无尽洞天”四个板块,类别涵盖CG绘画、数字影像、交互艺术、混合现实(AR,VR,MR)、生成艺术/人工智能艺术/AIGC,以及其他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的艺术作品。
       展览从12000余件报名作品中遴选出210件作品,光屏幕就有五六百块,汇集人工智能、生物艺术、生态艺术、游戏艺术、混合现实创作、数字技术绘画、动画、影像艺术于巨幕之中——多维度、多视野分享图景化知识、思考与创作,对多学科、多门类不同视域进行联动展示;展览涵盖、串联科学技术、数字媒体、动画、游戏、科艺融合等大类别的关注与思考、实践与发展;打破类别与面向的壁垒,启发思想、认知与视觉生产的共振。
       展览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从肉身体验到机械生命,从数据生活到数字文旅,从太空史诗到元宇宙洞天,从未来科幻到数字考古……通过对文化图景的重新编码与数字化转向,展览呈现出艺术与数字科技的深度融合,其时空跨度与视野之宏大,勾画出美学经验、感受力与技术所激发的新的时空想象。
       数字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
       参展作品中充满想象力。国家天文台的“深空”研究带来了一种新的航天文化,重新唤醒了中国人对星辰大海的欲望和热情;中科院国际大科学计划“DDE深时数字地球”开启了我们对行星历史和生命演化史的前沿探索,也推进了我们对人类史的深度反思。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博”数字文化艺术博物馆、阿里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美术学院创新设计学院计算艺术研究所所长胡晓琛团队的混合现实作品《何以文明——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果数字艺术大展》,首次利用数字化技术构建移动化、全沉浸、交互式的时空框架,实现红山遗址、良渚遗址等10个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重点考古遗址复原的线上展出,通过自由探访文明成果、亲身体验祖先生活,再现“中华何以五千年”的伟大辉煌。
       让齐白石的花鸟动起来
       青年文化最关注的、最绚烂的“数字国潮”,也进入到数字艺术大展的展厅。蔡锐辉《宇航员升级计划》以航天七大系统作为切入点,基于元宇宙世界观下的风元素进行了解构与重构;刘益红团队《仿生材料的“达芬奇密码”》中褶纹冠蚌外壳结构启发了仿生材料设计;蔡健《百鸟朝凤系列》以当代“百鸟朝凤”为精神内核,利用传统与现代、理想与现实、实境与幻境的冲突切换,企图以象征或隐喻的手法开启一个现实而又“可能的世界”。
       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也第一次进入了官方展览的序列:屈非塬团队的《基于AIGC的齐白石动态国画艺术展》以齐白石的草虫、花木、禽鸟、水族等作品为素材,基于Stable Diffusion训练生成数字影像,旨在展现创新与传统的融合之美;刘鑫、吴静远的《编舞,建筑,人工智能》构建了一个系统,以动作捕捉数据为主要输入,结合一系列参数化形式运算和人工智能纹理,在抽象身体上和空间中生成不同层次的“皮肤”;曾真的《共书竹风》通过与人工智能协同设计的一套融合了汉字结构与竹枝竹叶形态特征的竹风字体,构建虚实混合交互方式引导大众重温书写体验。

来源:都市快报 责编: 

关键字 : 数字艺术展,杭州展会服务

[声明]:文章仅供学习交流,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纠错】,感谢所有提供文章的媒体和作者。

最新发布
热门文章

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