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首页 > 展会服务 > 浏览文章

周末江浙沪看展指南

2024-02-24
       (原标题:周末江浙沪看展指南 记者:余夕雯)
       春节假期过后,是时候错峰出游看展了。
       在这个展览井喷的时代,每周都有许多精彩展览亮相,我们整理了江浙沪范围内几个值得打卡参观的重点展览,大家可以趁着周末一饱眼福。
       杭州
       周润发摄影作品亮相杭州
       在大屋顶美术馆,“20-24大画幅摄影展”正在进行。展览以“大画幅摄影”作为主题,在与大家分享百年大画幅摄影魅力的同时,展示艺术家们基于大画幅摄影的个人化艺术方式与成果。
       这次展览的众多摄影艺术家中间,还包括了香港著名演员周润发,他同时也是大画幅摄影的忠实爱好者,常年使用大画幅进行创作,并坚持手工银盐制作。展示的摄影作品是他拍摄的《无题》,运用明胶银盐光学放大。
       中国美术学院电影学院教授、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摄影学科)学科带头人矫健是展览的策展人,他说,这些作品中,有精湛的技艺,也有持续多年的执着以及实验性的尝试,因此呈现出丰富的样貌,“我们期望与所有参与者们一起重温百年影像真与幻的建构与纠缠,感受那种由手及心的艺术创造”。
       20-24大画幅摄影展
       展览时间:即日至3月10日
       展览地点:杭州良渚文化艺术中心·大屋顶美术馆
       中国古代文人的竹间茶事
       煎茶盛于唐代,是一种将茶末投入沸水中煮饮的方法。煮这一步骤用到的器物有茶鍑、茶铫、茶铛等。到了宋代,点茶开始流行,人们不再直接将茶末放在鍑、铛或铫中煎煮,而是将茶末置于茶盏中,用茶瓶煮水注汤,以茶匙或茶筅击拂、搅拌茶末,最后用茶盏搭配茶托品饮。因此汤瓶、茶匙、茶盏等成为宋代品茗活动中的重要器物。
       “竹下对茶——中国古代文人的竹间茶事”展正在中国茶叶博物馆举行,展览共陈列124件(套)展品,以古代文人笔下的茶事为切入点,分为煎茶、点茶、碾茶三个部分,呈现茶诗中提及的茶器茶具,介绍器物自身以及饮茶方式的发展演变。展览旨在帮助观众对茶诗中出现的茶器获得直观、具象的认识,进一步了解茶与茶器在古代文人生活中的重要性。
       竹下对茶——中国古代文人的竹间茶事
       展览时间:即日至5月5日
       展览地点:中国茶叶博物馆(双峰馆区临时展厅)
       南京
       九十年的文物收藏史
       南京博物院正在举办一场“九十年春华秋实——南京博物院的珍藏”展。
       南京博物院的前身是1933年成立的“国立中央博物院”,蔡元培出任首任院长,馆舍建筑由徐敬直设计、梁思成担任顾问,首批藏品为北平古物陈列所的5414箱南迁文物。
       1948年,博物院的第一个展馆落成开放,1950年更名为国立南京博物院,定位为东南地区物质文化史博物馆。南京博物院是新中国最早开展科学考古的学术机构之一,先后组建治淮文物工作队、华东文物工作队、江苏文物工作队,深入一线开展文物保护和田野考古工作,取得丰硕成果。改革开放以来,南京博物院进入创新发展时期。2013年,南京博物院二期改扩建工程展览以“一院六馆”崭新面貌对外开放,建筑面积8.48万平方米,展品数量4万余件。
       本次展览是南京博物院建院九十周年纪念展,共呈现200多件馆藏文物。展览以九十年院史发展脉络为线,以四十余万件藏品收藏史为纲,一方面突出展示南博藏品的珍贵性、特色性和综合性,另一方面也折射了时代浪潮下中国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历程。
       九十年春华秋实——南京博物院的珍藏
       展览时间:即日至3月10日
       展览地点:南京博物院
       上海
       林风眠、吴冠中笔下的中国式风景
       上海中华艺术宫正在举办一场“中国式风景——林风眠吴冠中艺术大展”。
       本次展览共呈现20世纪中国艺术名家林风眠、吴冠中的200件(套)作品,涵盖他们艺术生涯中不同时期创作的中国画、油画、水彩、素描等。展览全面梳理两位艺术家的探索、成就与影响,呈现林风眠、吴冠中对“时代之问”的回答——融通中西古今,开创“中国式风景”。
       此次展出的林风眠作品全面多样,不仅涵盖仕女、芦塘鹜鸟类、秋林风景等代表性题材,还有他较为少见的早期半身仕女画《女半身像》、深受敦煌壁画影响的《舞蹈》、带有马蒂斯风格的《仕女》等。吴冠中展区也囊括画家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包括他尝试油画民族化的《女藏民》,绘画生涯中关键性突破之作《长城》。尤其值得一看的是,吴冠中生前最后一幅作品《最后的春天》将首次在上海展出,观者得以感受他在生命尾声时依然沉浸于美的创作。
       中国式风景——林风眠吴冠中艺术大展
       展览时间:即日至5月5日
       展览地点:中华艺术宫
       三星堆+金沙,古蜀文明来了
       三星堆遗址与金沙遗址的考古发现叩开了古蜀历史的大门,深刻揭示了古蜀文明是中国古代区系文化中具有显著地域特征和鲜明文化特色的典型代表。两处遗址考古出土的文物,如金沙遗址出土的良渚文化玉琮,也揭示古蜀文明与黄河中上游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有着多层面的文化交流与互动。
       正在上海博物馆举办的“三星堆·金沙古蜀文明展”以“星耀中国”为题,是上海博物馆“何以中国”文物考古大展系列的第三个特展,聚焦长江上游的古蜀文明,汇集28家文博单位的363件(套)文物,其中约三分之一为最新考古成果。展览分为“天行乾道”“地势坤物”“人和明德”三个单元,向公众全面揭示古蜀文明的面貌、内涵和特点,呈现中华文明发展的多元一体和开放包容特性。展品中有2021年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三号祭祀坑出土的商代晚期金面具,2021年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八号祭祀坑出土的商代晚期青铜虎头龙身像等。
       三星堆·金沙古蜀文明展
       展览时间:即日至5月20日
       展览地点:上海博物馆东馆
       纸醉金迷海昏侯
       2011年,西汉海昏侯刘贺墓被发现,占地面积约4.6万平方米,是目前我国考古发掘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好、内涵最丰富的汉代列侯墓葬,迄今出土各类珍贵文物超过1万件(套),2021年入选全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刘贺(约公元前91年-公元前59年)是汉武帝的孙子,封号昌邑王。汉昭帝驾崩后刘贺继承皇位,在位仅27天便被大将军霍光废黜,史称“汉废帝”。公元前63年,刘贺被汉宣帝封为海昏侯,在南昌以北的豫章郡海昏县建立侯国。
       正在上海闵行区博物馆举办的“相遇海昏侯——西汉刘贺墓精品文物展”,呈现一批来自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的文物,涵盖金器、玉器、漆器、青铜器等多个门类,系统展示西汉刘贺墓的考古发掘成果,从礼乐宴飨、车马出行等角度再现海昏侯的奢华生活,反映汉王朝的时代风貌。
       金器是海昏侯墓文物的最大亮点,出土的480件金器总重量超过115公斤,为中国考古史之最。本次展览将呈现褭蹏(niǎo tí)金、麟趾金、饼形金等海昏侯墓出土典型金器,其他重要展品还包括青铜博山炉、鎏金青铜车马饰、透雕龙凤虎纹韘(shè)形玉佩等。
       相遇海昏侯——西汉刘贺墓精品文物展
       展览时间:即日至5月19日
       展览地点:上海闵行区博物馆

来源:都市快报 责编: 

关键字 : 江浙沪展会,杭州展会服务

[声明]:文章仅供学习交流,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纠错】,感谢所有提供文章的媒体和作者。

最新发布
热门文章

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