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3》《世界互联网发展报告2023》蓝皮书发布
2023-11-10
(原标题:浙江等10省(市)互联网发展水平居我国前列 记者:张世新)
作为2023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的重要成果之一,11月8日下午,《世界互联网发展报告2023》《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3》蓝皮书在乌镇正式发布。
蓝皮书以鲜活的经验和翔实生动的案例立体呈现中国和世界互联网发展的新实践、新成就。经综合评估,广东、北京、江苏、浙江、山东、上海、福建、四川、天津、湖北等10个省(市)互联网发展水平位居我国前列。在世界范围内,今年排名前十的国家为美国、中国、新加坡、荷兰、韩国、芬兰、瑞典、日本、加拿大、法国。
蓝皮书由中国网络空间研究院牵头编撰,聚焦互联网发展的新动态、新趋势、新变化,回顾成就、总结经验、分析形势,为全球互联网发展与治理提供思想借鉴与智力支撑,受到海内外广泛关注。
十年,成就了世界上最为庞大的数字社会
从成都大运会上的“蓉宝”颁奖机器人,到杭州亚运会上的“数字人”参与的点火仪式,从数字赛事管理,到数字观赛服务,这些既是智能赛事的精彩亮相,也集中展现了我国互联网发展和数字社会建设的最新成就。
十年来,中国网络基础设施实现跨越式提升,宽带网络平均下载速率提高近40倍,移动通信网络由3G演进到5G,并建成了全球最大规模的5G网络。从2012年12月到2023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从5.64亿增加到10.79亿,互联网普及率从42.1%提升至76.4%,形成了世界上最为庞大、生机勃勃的数字社会。
互联网企业蓬勃发展,我国互联网上市企业数量从50余家增长至接近160家,字节跳动、拼多多等互联网企业异军突起,头部互联网企业规模不断壮大。信息惠民便民水平全面提升,人们的衣食住行、医疗、教育的便利化水平大幅提高。例如,出行服务软件让打车变得更加便捷,远程医疗系统让边远山区的居民也能享受到优质服务,数字化生活由理想变为现实。
第九次全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表明,目前全国职工总数4.02亿人左右,以网约车司机、快递员、外卖配送员群体为代表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8400万人,已占五分之一,对稳就业保就业发挥了“蓄水池”和“稳定器”作用。
2022年,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全面实施,集成上线了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上线一年多来,平台访问总量超过260亿次,成为世界最大的教育资源库。“慕课西部行计划2.0”持续开展,帮助西部地区开展混合式教学446.77万门次,学生参与学习4.95亿人次,有力缩小了区域教育差距,促进了优质资源共享。
目前,全国互联网医院已超3000家,开展互联网诊疗服务超2590万人次。截至今年6月,我国互联网医疗用户规模达3.64亿人,占网民整体的33.8%,医疗服务更为便捷、高效、优质。
十年,中国数字经济发展领跑全球
从2012年到2022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从11万亿元增长到50.2万亿元,在互联网应用、网民数量、人工智能发展等多方面领跑全球。
据国家统计局测算,2022年“中国创新指数”同比增长5.9%。数字技术是创新最活跃、最富活力的领域。这一年来,我国在新一代移动通信、集成电路、基础软件、人工智能、量子通信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重大技术进步推动基础设施形态演进,数字基础设施成为数字中国建设的关键底座,建设与服务能力持续升级。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5G网络。截至今年9月,累计建成5G基站318.9万个,5G移动电话用户达7.37亿户;千兆光网已具备覆盖超过5亿户家庭的能力;“东数西算”工程从系统布局进入全面建设阶段,算力总规模达每秒1.97万亿亿次浮点运算。
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生产稳步恢复,信息通信行业整体运行向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运行态势平稳,软件业务收入两位数增长。数字技术创新消费场景,网络销售表现抢眼,今年前三季度全国网上零售额10.8万亿元,增长11.6%;直播电商等新业态发展势头强劲,全国直播电商销售额达1.98万亿元,增长60.6%,占网络零售额的18.3%。海关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1.7万亿元,增长14.4%,与30个“丝路电商”伙伴国跨境电商进出口的占比超三成,为全球数字经济发展注入动力。
数据作为重要战略资源和关键生产要素,深刻改变着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治理方式。据中国网络空间研究院和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统计测算,2022年,我国数据产量8.1ZB,全球占比10.5%;截至2022年底,数据存储量达724.5EB,全球占比14.4%。近三年,数据产量和存储量年均增长率近30%,有力支撑数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来源:杭州日报 责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