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首页 > CBD动态 > 浏览文章

唱响“双城记” 杭甬铸华章

2022-12-12
       (原标题:唱响“双城记” 杭甬铸华章 宁波日报记者:杨绪忠 记者:陈立平)
       当钱江大潮奔涌汇入东海,注定会掀起层层波澜。
       眼下,虽已是隆冬季节,但在共同追梦、共同致富的杭甬大地上,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从萧山货站到宁波舟山港,海铁联运的外贸班列每天来回穿梭;从市场拓展到科技研发,企业互动已成常态;从秀丽西湖到浩瀚东海,文旅活动日渐频繁;从市民求医到企业通关,惠民利企的故事不断上演……作为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双“引擎”,杭甬两地处处激荡着不竭动力,心意相通、共情共享,“双城”携手发展的新曲不断唱响。
       杭甬两市地缘相近、人缘相亲、经济相融,同为长三角重要中心城市,是浙江“一体两翼”发展格局中充满希望的两翼。唱好杭州、宁波“双城记”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杭甬两地的殷切期望,也是赋予两地的重大任务和光荣使命。近年来,杭州与宁波紧密联动,政府搭台助力、激活市场主体活力,聚焦百姓“关键小事”,有序推进唱好杭州、宁波“双城记”工作,在基础设施共建、科创共筑、产业共建、服务共享等领域合作取得了积极成效,杭甬两地双星闪耀、协同共进正在成为现实图景。
       “基础”共联 锻造交通“硬核”力量
       走进宁波镇海区海呈路附近的工地,杭甬高速复线一期滨海互通枢纽的建设正在火热进行中。放眼向西北望去,已建成的数百个桥墩气势恢宏,伸向远方,融入大海的天际线。而在脚下,已然成形的滨海互通枢纽像生长开来的“苜蓿叶”,巍然伫立大海之中。
       “作为杭甬高速复线一期的重要节点工程,滨海互通枢纽占用海域613亩,由1条互通主线桥和8条匝道桥组成,主线长约2200米,匝道长6387米,目前已完成80%的工程量,建成后将成为亚洲最大的海上高速枢纽。”项目建设方负责人介绍。
       在杭甬高速复线(杭绍甬高速)的另一端,最近也传来了好消息。11月30日上午10时,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杭绍甬高速杭绍段项目曹娥江特大桥顺利实现合龙,标志着该桥的主桥部分已完成,为项目全线贯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据了解,杭绍甬高速杭绍段项目总长52.81公里,是浙江省推进“四大建设”的重点项目和浙江省智慧高速公路建设的标志性工程,也是我省目前交通工程建设单体投资最大的PPP项目。截至目前,杭绍甬高速杭绍段项目形象进度已达81.1%,计划于2023年建成。
       这是杭甬两地基础设施互联的一个缩影。如今,两地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加快推进,杭绍甬高速公路杭州段、宁波段均超额完成年度投资目标,杭甬运河杭州段三级航道整治工程开展工可编制,杭州湾货运铁路项目进入规划方案研究阶段,通苏嘉甬铁路已经开工,“空铁一体”宁波西综合交通枢纽开展规划研究。
       同时,海铁联运锻造港口“硬核”力量,使宁波海港延伸到了杭州市区。资料显示,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稳居全球港口第一,集装箱吞吐量居全球港口第三;而萧山国际机场货运量进入国内前五,三期投运后是长三角第二大枢纽航空港,终端年旅客吞吐能力将跃升至9000万人次。为此,两地加强门户枢纽错位互补,加快拓展空陆、海铁、海河等多式联运业务,两市机场互设“异地货站”,开通了萧山白鹿塘站至宁波舟山港的“海铁联运”班列。此外,“东洲-乍浦-宁波”首条海河联运外贸精品航线开通并进一步延伸至建德十里埠码头。
       “去年,宁波舟山港-萧山海铁联运箱量突破7.5万标箱,班列升级为一天双班,箱量同比增加47%;杭州市商务局出台海铁联运奖励政策,进一步促进企业外贸通道公转铁,助推杭州萧山无水港项目尽快落地。”萧山-宁波舟山港海铁负责人张亚文介绍,今年,宁波舟山港-萧山已形成稳定一天两班的高品质海铁联运服务;年箱量将在今年首次突破10万标准箱,为杭州市外贸进出口企业提供便利的物流通道,成为杭甬“双城记”合作的亮点。
       科创共筑 助推企业转型升级
       疫情之下,怎样利用数字手段强化农贸市场监管?北大信息技术高等研究院(杭州)牵手国研软件(宁波),通过共同开发先进的视频智能管理软件,一起为这一难题给出了解决方案。
       “这个软件应用了数字视网膜、视频AI等技术,为国研农贸市场数字化管理平台提供视频智能分析能力,既减少了以往人工巡检的工作量,还实现精准化管理,大大提升农贸市场智慧化水平。”北大信息技术高等研究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一项目的具体数字化改革场景包括:实现AI智能巡检,为消费者提供一个整洁明亮、井然有序的购物环境;针对卤味店工作人员口罩、帽子、工作服等穿戴进行检测,保障食品安全卫生;对农药残留检测的全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和智能分析,确保工作人员按时完成每日的检测工作。
       目前该项目已在萧山区、滨江区、拱墅区、余杭区、桐庐县、淳安县等200余家农贸市场正式上线运营。未来双方将持续开展研发合作,将业务推广到市场监管领域新的数字化场景中。
       杭甬是浙江的两块科创高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得益于“双城记”带来的成果。作为最传统的宁波制造型企业,海天集团去年塑机出口量首次突破1万台,年产值超200亿元。
       “这得益于我们抓住技术变革的节奏,同时非常注重科技创新的力量,强化和科研院校合作开展研发,占领技术高地,使公司一步一步不断迈向新台阶。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公司也是杭甬‘双城记’的受益者!”海天精工技术总裁田亚峰笑谈,近年来,海天集团与浙江大学开展产学研深度合作,协同攻关,共同参与“塑料精密成型技术与装备的研发及产业化”“复杂装备与工艺工装集成数字化设计关键技术及系列产品开发”项目研究,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高性能龙门加工中心整机设计与制造工艺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近年来,杭甬两地积极拓展载体共建、人才共聚的合作通道。杭州、宁波两市新增省工程研究中心占全省近六成。两地共同研究并向科技部争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先行先试政策和改革举措,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对接宁波甬江科创区开展深入合作,位于大走廊的浙江人才大厦为包括宁波在内的全省各地市入驻企业提供创新创业服务。在科技联合攻关方面,两市共建科研院所、产业技术研究院7家,2021年合作承担省级研发攻关项目30余项,联合攻克多项重要技术,2022年两地联合申报省“尖兵”“领雁”项目90项。
       同时,两地共聚高端人才,共同向上争取在杭州、宁波两市开展外国高端人才(A类)工作许可互认试点。在今年长三角高层次人才云聘会上设立“双城记”专区,推出岗位1.5万余个。
       产业共建 数字经济赋能“制造之城”
       一盏宁波制造的普通LED灯,装上一块来自杭州的小小芯片,就能变幻出不同的色彩,并实现远程操控、智能感应等多种功能,身价直接翻了五六倍。
       这是杭州数字力量赋能宁波制造业的真实案例。生产照明灯的是宁波升谱光电有限公司,而提供芯片的则是杭州涂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不只是灯具,取暖器、空调、烤炉甚至是沙发都可以进行智能化改造。”杭州涂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燎罕介绍,目前该公司已与宁波地区3000多家企业开展合作,以数字力量积极为宁波制造业赋能。
       汉浦是一家生产电动工具的宁波老牌工厂。近年来,伴随着行业竞争不断加剧,传统的纯代工模式带来的利润越来越微薄,企业发展陷入了困境。在与涂鸦科技开展合作后,该公司成功转型为全国首家智能电动工具厂商,其生产的智能电池包和充电器累计创收6亿元。
       杭州工业互联网企业中控集团则直接将公司开到了宁波。2018年,中控集团在宁波海曙区建立蓝卓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工业操作系统开发。四年来,该公司开发了萧山化纤、绍兴纺织等多个产业大脑,为杭甬两地七百多家企业提供服务。“以镇海炼化为例,此前该工厂常年维持一支137人的设备巡检团队,我们对工厂信息进行全部集成,实现生产管理、数据标准、系统之间互联互通的统一,现在只需要十几名巡检人员。”蓝卓公司副总经理陈玉龙介绍。
       杭州是数字经济之城,宁波则拥有全国最多的制造业单项冠军。如何以彼之长,补己之短,是唱好杭州宁波产业共建“双城记”的关键所在。随着工业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杭甬企业以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为主题开展合作,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了双赢。
       杭州凌迪科技创始人刘郴这样形容杭甬之间的产业联系——“杭州的社交电商和数字经济、宁波的制造业和港口优势,共同构建了一个完整而互补的产业生态。就像一串珍珠项链,单个拿出来未必是最璀璨夺目的,但是串在一起绝对是举世无双。”
       作为一家服务两地服装行业的数字企业,凌迪科技开发的服装3D数字化设计工业软件平台有效解决了疫情期间企业沟通成本上升的难题。“企业不需要再制作样衣寄给客户,用一台电脑就能快速设计和生成一件数字样衣,客户扫一扫二维码就能清晰地看到每一处细节,甚至能模拟出布料拉扯的物理效果。”
       在产业“双城记”中,两地政府也在努力唱好自己的角色。疫情期间,两地成立工作专班保障杭州、宁波产业链供应链通畅,共建产业交流平台为两地企业牵线搭桥,并开通绿色通道助力企业空港通关便利化。
       文旅共融 共同书写“亚运故事”
       站在宁波亚帆中心的观景台上远眺,宽阔的海面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一座绿色的灯塔矗立在岸边,为海上的帆船运动员指引方向。
       作为杭州亚运会唯一一个海上亚运场馆,位于象山县松兰山旅游度假区内的宁波亚帆中心于去年3月底通过竣工验收。明年的第19届亚运会期间,这里将产生14枚金牌。
       一场亚运会,将钱塘江畔的杭州与东海之滨的宁波紧紧联系在了一起。为了办好亚运会,杭甬两地齐心协力、克难攻坚。
       象山亚运办专职副主任吴雅敏记得,自己第一次来这里时,眼前是一座没有道路的小山包,前往海边只能翻山爬坡,“有一回下着大雨,我们只能穿着雨鞋从山脚绕进去,地上都是泥泞。”
       要在这样一个找不到一块平地的地方建亚运场馆,难度非同小可。项目开工后,又遇到疫情、台风等影响。为了按期完成施工任务,宁波建设方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克服种种困难,仅用了830天就完成了亚帆中心的建设任务,为杭州亚运会送上了最好的礼物。更难得的是,亚帆中心没有占用一寸海岸线,最大限度保障了原有的海洋生态。
       在亚帆中心建设过程中,杭州也全力给予支持。“亚组委场馆部、竞赛部每个月都要来好几次,与我们一起办公,帮助改进建设方案,协助区域内验潮站搬迁等等。”吴雅敏表示。
       如今,亚帆中心不仅成了象山的新地标,也成了杭甬两地友谊的象征。在亚帆中心的绿色灯塔下,时常有杭州游客在这里留影打卡。连接灯塔的防波堤长999.9米,代表着两地友谊“天长地久”。
       如果说亚运会是杭甬友谊的无形之桥,那么连接杭甬的浙东运河就是两地之间的有形纽带。12月8日,两地联合举办“杭甬携手 诗路联姻”星空朗读会活动。从西兴古镇到宁波慈城,杭甬近百名大学生沿着运河且行且吟,一起在星空下朗读诗歌,挖掘运河诗路文化。此外,两地文旅部门还围绕“宋韵文化、诗词之路、浙东运河”三个核心,共同编制“杭甬文旅地图”,将杭甬秀美的文旅资源用手绘地图的形式展现出来,共同推介“杭甬文旅”品牌。
       文旅“双城记”也为两地群众带来了实惠。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区域合作与促进处处长何俊民介绍,作为唱好杭州、宁波“双城记”惠民利企事项成果之一,杭甬两地去年互相开放了公园卡办理,“自2021年7月起,宁波市民通过办理杭州公园年卡,可享受西湖、西溪等近20个景区景点全年无限次游览免费或优惠政策。”目前,宁波市民可前往公园年票发售中心(杭州市南山路61号)办理2023年度杭州公园年卡。
       服务共享 缓解百万居民异地就医难
       几天前,在杭州市中医院,宁波人方迪熟练地拿出社保卡,在医院的自助机上办理结算业务。方迪今年43岁,来杭州已有近20年。由于在宁波老家的母亲患病,每个月他几乎都要陪她来一趟杭州的医院。
       在这一过程中,以前最让方迪头疼的就是医保报销,“因为是跨区域就医,最早的时候要开好票回宁波报销。只要错了一张,就得拿回去重新开,实在太折腾。”
       2021年7月1日,杭甬两地实现异地就医免备案直接结算,方迪的麻烦彻底得到了解决。“现在拿宁波的卡在杭州就医,跟杭州人完全一样,既不用开单子也不用提前备案,实在太方便了。”方迪说。
       近年来,随着杭甬人员流动的加快,像方迪这样有着异地就医需求的在杭宁波人为数不少。杭州市医疗保障服务中心副主任吕良告诉记者,从2009年开始,杭甬两地医保部门不断加强合作,方便市民异地就医,“2009年,两地分别在各自城市开设专窗,开展经办报销。市民异地就医后可在专窗办理报销业务,而不用再返回原来的城市。此后,两地医保又开通了异地就医备案直接结算,有就医需求的市民只要提前备案登记后就能直接在异地刷卡结算。去年,杭甬实现异地就医双向免备案直接结算后,两地市民就医从此完全享受同城待遇。”
       这项服务有多受欢迎?吕良给出了一组数据:今年1月到10月,杭甬异地就医免备案直接结算已达177万人次,其中杭州人在宁波就医73万人次,宁波人在杭州就医104万人次。相当于不到一年的时间里,9个宁波人就有1个来杭州看了一次病。此外,两地医疗合作也越来越紧密。杭州市中医院与宁波市中医院聚焦名中医交流和优势学科互补,共同助推两地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
       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随着数字化改革的推进,不仅是医保报销,越来越多的事项在杭甬实现异地通办。在宁波市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向记者演示怎样用自助终端机异地办理社保业务。宁波华数政务服务项目负责人吕伯元介绍,早在2017年杭州与宁波就互相打通了自助终端机的数据,杭州人可在覆盖宁波六区两县两市的700多台终端机异地办理100多个事项,“浙江政务服务2.0升级版上线后,目前所有2.0事项都可通过自助终端或者线上客户端在线办理,进一步方便了两地群众。”
       不仅是办事,杭甬两地居民的衣食住行也迈入同城时代。据杭甬两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2021年和2022年,杭甬共推出了23项惠民利企事项清单。目前,杭甬第三代社保卡可在出行、旅游、医保等多个场景享受同城服务,两地还打通了市民信用分互认互通,实现杭州“钱江分”与宁波“天一分”互认、互兑,推动信用联动应用场景在交通出行、景区旅游、餐饮住宿等领域进一步拓展,享受同等信用专享服务。
       鼓荡激情扬征棹,一路轻舟乘东风。
       未来,杭州、宁波将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进一步唱好杭甬“双城记”,加快推动形成错位协同、联动创新、竞合共赢发展格局。
       ——进一步发挥两地优势。唱好“双城记”关键是要立足优势、拉长长板、补好短板,形成你追我赶、共同进步的发展态势。杭甬两市将积极发挥“数字经济+智能制造”互补优势,共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打造功能互补的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一体提升双城的核心竞争力、辐射带动力、改革驱动力、共富引领力,为全国全省大局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进一步深化协同发展机制。杭甬两市将紧密协同,建立完善常态化专班工作机制,积极争取杭甬温国家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尽早获批实施,联手破解杭甬运河联运通道瓶颈,深化杭州城西科创和宁波甬江“廊区”联动,沟通推动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等重大十点任务,加快推动形成更大的协同发展效应。
       ——进一步推进惠民利企事项。新阶段,杭甬两市要在全省共同富裕先行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两市将更加聚焦就业社保、教育文化、医疗卫生、旅游体育等百姓、企业获得感强的领域,迭代谋划新的惠民利企事项,共同推动优质服务同城共享,切实提高全社会广泛参与、感知丰富的“双城记”浓厚氛围。

来源:杭州日报 责编: 

关键字 : 杭甬

[声明]:文章仅供学习交流,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纠错】,感谢所有提供文章的媒体和作者。

最新发布
热门文章

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