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首页 > 红色活动 > 浏览文章

一场别开生面的红色文献观摩之旅

2022-04-27
       (原标题:一场别开生面的红色文献观摩之旅 记者:海丽华、卢嘉琦)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初春的校园生机勃勃。
       3月11日上午8:30,位于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北校区主楼东侧的校(院)中共党史文献中心和档案馆准时开启,接待当天前来参观的第一批参观者——校(院)青年教师。在工作人员引领和讲解下,青年教师们参观了中共党史文献中心的馆藏党史文献、党的领袖著作、特色馆藏文献、“馆藏毛泽东同志藏书荐书展”和档案馆机要阅览室、实体档案库房的资料,完成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观摩学习红色文献之旅。
       青年教师基本文献研读工程是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旨在推动青年教师进一步夯实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功底,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能力。该工程自2021年启动以来,已开展了党史基本文献精选书目研读、集中辅导报告和跨学科读书会等20余场活动。此次组织青年教师参观中共党史文献中心、档案馆,是研读工程的规定动作。按照校(院)委部署,校(院)40岁以下青年教师分批次参加了这项活动。
       走进特殊的党史课堂
       中共党史文献中心共有两层,面积1500平方米,集典藏、阅览与展示功能于一体,收藏了与中国共产党历史相关的中外文图书、报刊、特藏文献、多媒体资料、数字资料等多种资源,共分为六大功能区。文献中心一层前厅为期刊、电子资源阅览室。夹层设置经典书房,陈列约4500册图书,突出原文原著。其中心位置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文献区。环绕经典书房设置党史学习研究区,陈列约15000册图书,突出党史研究的学术成果。一层东侧为珍贵文献库房,典藏约2500个档案盒,内容为中共党史教研部移交的有关土地改革等党史资料及校(院)名师大家的教案手稿等内部资料。二层大厅为特色馆藏区,陈列和展示约17000册特色文献。大厅西侧为珍贵文献展览区,展陈馆藏毛泽东藏书和荐书等。档案馆包括机要文件阅览室和实体档案库房。机要文件阅览室现存有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中央各部委、国务院各部门、军队以及地方等发给校(院)的文件、资料和内部刊物共计50万份。面对如此丰富齐全的党史资料,青年教师们感到非常欣喜和激动。
       “一面面书墙、一排排档案柜、一组组机要箱,宛如排列整齐的宝塔散发出耀眼的真理光辉,照亮无数尘封的历史记忆。”党的建设教研部副教授孙林激动地说,“一进门直接映入眼帘的巨大书墙矗立在展厅中央,几十本各种语言版本的习近平总书记著作如强大的磁场吸引了我的全部注意力。从文献中心、机要文件阅览室、实体档案库房一路走来,看见的是文献、档案和机要文件,触动的是自己的内心,在这些真实、权威、珍贵的资料背后是党的奋斗史、理论创新史和自身建设史,我们看见的是有形的书籍,感受到的是无形的信仰、理论和话语的力量。”
       “能在文献中心见到如此大量的、具有极高学术价值的文献丛书收藏,实在是惊喜不已,更有跃跃欲试、畅快一读的冲动!校(院)机要文件资料收藏之丰富、权威,超乎想象,堪称理论政策学习的‘宝库’。”文史教研部副教授王煦由衷地赞道,“这些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文献史料,瞬间拉近了我们与领袖伟人、与当年那个激扬岁月的距离,也让我们领略了党勤于学习、善于学习,从而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的品格和力量。同时,能够在档案馆查阅研读有关机要文件、资料更是一个有利条件,可以直接向中央‘求教’、向各部委‘学习’,无疑对我们精准把握和深刻领会党中央理论政策,带来很大助益。”
       “这是一场学术盛宴!文献中心和档案馆,让尘封的经典著作和历史资料活起来、用起来,保证文献不散、文脉不断。”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副教授毛佩瑾说,“通过参加基本文献研读工程举办的系列活动,我深刻感受到校(院)对提高青年教师理论研究水平与学习创新能力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集中辅导报告为准确理解和深入研读经典著作提供了坚实基础;跨学科读书会是经典著作思想理论学习的进一步深化;而这次参观活动,则让我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了经典著作的学术张力和历史厚度,更加深刻地理解了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和思想精髓。”
       感悟党史的真实伟力
       近距离的眼观历史、手触历史,深化了青年教师们的体验感,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对党史研究的思考,得到了很多感悟和启发。
       在文献中心一层,青年教师们认真倾听了工作人员对数字化中共党史文献中心平台的使用功能讲解;在经典书房,参观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经典著作的展陈;在党史学习研究区,翻阅了中共党史、军事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等方面的研究文献;在珍贵文献典藏区,浏览了延安时期保留下来的党史资料、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党校的党史党建教材和老教授的手稿、讲稿、论文……
       “触摸这些充满历史感和温度的资料,一方面可以让我们深刻感悟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勇于自我革命、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政治勇气。另一方面可以让我们深切触摸中国共产党在革命与建设过程中不断成熟的‘历史观’。”文史教研部副教授林雅华感慨道,“这一历程自具体而微的革命与建设实践而来,渗透着中国共产党人艰难的思想探索与真切的实践探索,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一路而来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具有强烈的历史感、思想性与建构性。在建党百年的历史节点重新触摸这些珍贵的史料,深感革命道路之艰难曲折、实践探索之筚路蓝缕。”
       “如今党史党建要建一级学科,我们的前辈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已经开始探索学科建设,并留下了如此丰富、宝贵的学科建设资料。”党的建设教研部教授郑琦激动地说,“看着老教授们的一份份手稿、工作日记等,仿佛看到了他们当年为了追求真知,在书桌前挑灯夜战、刻苦钻研、孜孜以求的样子。正是他们的努力换来了今天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党史党建学科的教师们能够站在更高的起点上去推动学科发展。我们的职责使命也在于传承好一代代党校教师务实严谨的治学精神、精益求精的治学态度,不断完善党史党建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在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步入二层大厅的特色馆藏陈列区,这里的特色文献包括党史类丛书、套书,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各地党史研究室编辑的地方史资料和馆藏红色文献复印本等,可谓琳琅满目。政治和法律教研部教授宋雄伟深有感触地说:“只有立足于中国共产党革命建设改革历史中的宝贵经验,才能构建一套逻辑自洽、概念清晰、解释中国实践的学术话语体系。这里丰富的历史资料,蕴藏着基于中国国情的国家理论、政体理论和政党理论,为我们研究和提炼政治学概念和理论,建设中国特色的政治学,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基础。”
       在珍贵文献展览区,陈列展示馆藏毛泽东藏书24册,还有49册毛泽东在不同历史时期向党员干部推荐的图书。青年教师们纷纷驻足,仔细观看,有的书封面上清晰可见毛泽东的亲笔签名和印章,还有印有“中共中央图书馆”“中共中央马列学院”“中共中央高级党校图书馆”等藏书章。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教授王茹感到,这些书内容广博、笔记详尽、思想深邃,毛泽东的亲笔批注是研究毛泽东思想的重要文献,弥足珍贵。他的荐书体现了一位真正懂书、爱书之人的品格,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几本特殊的“小册子”也引起了青年教师们的注意,红色的内容,贴着《四书五经》或《老残游记》等文字和图案的封皮。教师们翻阅着“小册子”,都非常感慨地表示,这些“伪装书”一方面反映了革命战争年代学习先进理论和思想的艰难情境,另一方面也充分体现了当年革命先辈战胜白色恐怖、努力传播党的思想的不懈努力和斗争智慧。
       文献中心参观结束后,青年教师们来到档案馆参观机要文件阅览室和实体档案库房。在机要文件阅览室中联部的文件柜中,一套20世纪留存的苏联史资料吸引住了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教授徐浩然,他欣喜地说:“这套资料记录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过程中的重大事件,有助于我们澄清苏联史研究中的一些误区,加深我们对社会主义改革问题复杂性的认知。充分利用这些珍贵的文献档案,对于全面了解和科学研究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具有极其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下一步我想深入阅读摘录,丰富我的主体班课堂教学。”
       在实体档案库房,青年教师们亲手触摸到了“原档”,从薄薄的文件档案纸中,感受到了历史的分量。中共党史教研部讲师史泽源兴奋地说:“作为一名党史研究者,总是对‘档案’情有独钟。以前我有过各地档案馆查档的经历,但多是阅读电子档案和翻阅影印文献。在这里能够直接查阅原始纸质档案,而且非常便利。这里藏有延安时期以来中央党校的大量档案,其中还有多份毛泽东任中央党校校长时的讲话手稿,极为珍贵,都是开展校史、部史研究的重要资料支撑。”
       用好史料助推学术研究
       为党校教师和学员提供走进历史、亲近历史、从党史中接受教育并汲取智慧之所,是中共党史文献中心和档案馆的重要作用之一。校(院)青年教师基本文献研读工程开展中共党史文献中心、档案馆参观活动,旨在增强青年教师研读基本文献的强烈意识和浓厚兴趣,帮助青年教师夯实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功底。徜徉在中共党史文献中心和档案馆,青年教师们观而思,思而悟,悟而行,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和感染、得到了很多教益和收获,一致表示,参观中共党史文献中心和档案馆,是一次“寻路”之旅,使大家感受到了党校厚重的历史底蕴,触摸到了党的思想文脉,打开了进一步挖掘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重大历史事件的信息窗口。今后要保持严谨的学风,充分利用好中共党史文献中心和档案馆这个红色平台开展学术研究,努力提升研究水平和创新能力。
       “这里有包括俄语、日语、英语、德语等众多语种的马恩经典著作原本,甚至有马恩全集MEGA2版本的相关丛书陈列。”一位青年教师激动地说,“搜集并且整理出版马恩全集是一项既宏大又细碎的工程,它不仅需要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也需要对马克思恩格斯著作文稿有高度的鉴别力。这体现了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将在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中央党校作为历史悠久的党的‘最高学府’,在她的成长历程中,一代代党校人竭忠尽智为了党的干部教育和理论宣传事业所作出的不懈努力,一代代党校人积累的‘精气神’——都凝结在这一张张泛黄的纸页上。”一位青年教师充满深情地说,“如今它们得到精心的保护,更等待后人重新发现它们的价值。而我们就负有这个责任。现在我们开展党校学科史的研究,档案便是绝好的资料——最真实、最丰富、最细腻的历史,就在那里,等我们重新让它说话、发声。而从另一角度讲,党校的历史,实则是我们党的思想史、学术史的一个缩影,若能对党校历史档案潜心加以梳理、研究,绝不难从中发现新问题,找到新素材,写出新论文。档案利用,在重现历史的同时,也能成就我们自己。”
       “中共党史文献中心对我而言是一座知识和思想的宝库,可以弥补我的知识体系中的短板、夯实党史功底。”一位教师充满信心地说,“今后要通过对史料的深入研究,进一步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努力在珍贵的学术材料中找到新的学术增长点。”
       “这次的参观只是一个开始,更多的功夫要花在后面。”一位教师兴奋地说,“期待文献中心的馆藏加快数字化并科学做好分类和索引,以便更加高效便捷使用。我会常常来这里‘寻宝’,扎扎实实潜心研读。”
       参观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在档案馆机要文件阅览室进行座谈。办公厅的同志就机要文件和档案资料的储藏情况和如何借阅使用情况进行细致讲解。青年教师们积极踊跃发言,对借阅和使用资料的事项进行详细咨询。交流和互动气氛热切而充满期待,座谈达到了理想的效果。
       此刻,窗外春光明媚,室内暖意融融。展馆外大门上方匾额书写的“中共党史文献中心”几个红色的大字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分外庄严典雅。在2021年底文献中心启用仪式上,校(院)分管日常工作的副校(院)长李书磊向全校(院)教职工与学员提出希望:大家要多来读原著、读原文,以学术基础、实践导向、国际视野、历史维度为着力点,更加深入地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校(院)的大力推动下,在全校上下的共同努力下,这里一定会成为教职工和学员持续学习党史、加强党性锻炼的重要场所,促进全校(院)形成更加浓郁的向学之风。
       参观活动结束后,青年教师们步出展馆大门。经过一场特殊党课的洗礼,走在马恩《战友》雕像旁,走在校园“历史走廊”上,他们的步伐更加坚定有力。未来可期,充满书香的校园将更加美好。

来源:学习时报 责编: 

关键字 : 中共党史文献中心,档案馆

[声明]:文章仅供学习交流,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纠错】,感谢所有提供文章的媒体和作者。

最新发布
热门文章

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