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首页 > 广告服务 > 浏览文章

警惕体育健身机构消费这五大“陷阱”

2021-08-30
      (原标题:警惕体育健身机构消费这五大“陷阱” 通讯员:吕振华 记者:汪晓筠)
      夸大健身效果,消费合同设置霸王条款,低价卡、长期卡诱导消费,健身机构跑路,证照不齐全——小心这些体育健身机构的消费“陷阱”。最近,杭州市体育休闲行业协会梳理并对外发布“警惕体育健身机构消费这五大‘陷阱’”的消费警示。
      陷阱一 虚假宣传误导消费
      一些体育健身机构为了招揽客户,肆意夸大健身效果,对于场地配套设施、教练资质、课程内容作出虚假宣传。对于消费者身体情况和锻炼效果作明示和暗示的诱导性和保证性承诺,导致许多消费者上当。
      陷阱二 消费合同霸王条款
      一些体育健身机构提供自己预先起草的格式条款消费合同,合同内容片面加重消费者责任和排除消费者权利,同时免除自身应尽责任。退款条件大多非常苛刻,存在“不退费”或是“高额的退费手续费”等等霸王条款,利用不公平格式条款侵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陷阱三 低价卡、长期卡诱导消费
      一些体育健身机构通过明显低于市场价的年卡,或通过售卖三年、五年、十年、终生卡的方式诱导消费者。一旦消费者购买的此类产品,后续销售人员会利用各类营销手段让消费者继续大量购买私教课程。
      陷阱四 体育健身机构倒闭跑路现象
      一些体育健身机构由于自身经营管理不善或疫情影响无法维持正常经营,出现倒闭关门的情况,部分经营者缺乏诚信经营意识,直接卷款跑路,给消费者带来经济损失。
      陷阱五 证照不全 无法履行商家义务
      一些体育健身机构(健身工作室比例最高)在经营期间,既没有营业执照,也没有消防许可和涉及安全的高危许可(泳池)等证照。完全属于全无企业,一旦出现消费纠纷和其他问题,根本无法履行企业义务责任。
      消费者如何规避风险 杭州市体育休闲行业协会发布消费提示
      提示一 认清资质
      消费者在选择体育健身机构时,一定要查验该机构资质,首先看机构相关证照是否齐全, 要尽量选择口碑较好、长期从事体育健身机构。可以通过互联网、行政监管部门等渠道咨询了解机构声誉,尤其要查看互联网上或者第三方人员的评价,不要轻易相信体育健身机构的宣传广告和销售顾问的各种口头承诺。
      提示二 谨慎签约,认准《示范文本》
      消费者在签订合同时,可让体育健身机构提供由杭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杭州市体育局、杭州市消保委联合制订的《杭州市健身服务市场合同(示范文本)》确保合法权益。如体育健身机构无法提供示范文本的,在仔细阅读体育健身机构所提供合同后,将课程内容、退款条件、违约责任等在协议上明确标注,并要求体育健身机构将口头承诺也一并写进合同,明确双方权利义务,以便日后发生消费争议时进行维权。
      提示三 理性消费,勿贪图便宜
      消费者在明知体育健身机构售卖产品明显低于市场价,且兜售超出28个月年卡时要提高警惕。在购买私教课程要根据自身身体、住址等情况,理性消费,不要受营销人员和私人教练以买多便宜,帮助冲业绩等说辞大量购买,增加消费风险。
      提示四 保存证据,及时维权
      一旦发现自身权益受损问题,要第一时间开展维权,及时搜集好相关证据,如合同文本、交易凭据、微信聊天记录、宣传资料等。消费者可自行与体育健身机构协商,也可通过消保委、行政部门、行业协会进行维权,如果协商不成,还可以通过诉讼等方式,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提示五 关注“杭州体育休闲信用在线平台”了解相关信用信息
      “杭州体育休闲信用在线平台”是在杭州市体育局、市信用办等部门支持下,由杭州市体育休闲行业协会开发设立的微信小程序。平台通过对体育经营信用信息的归集和处理,运用大数据分析手段和先进的信用管理技术,可以实现信用信息的“归集、查询、公示、监管、预警”五大功能。旨在建立体育经营企业公共信用信息“信用档案”,向社会提供公共信用信息的查询服务,便于社会公众监督。

来源:每日商报 责编: 

关键字 : 健身广告,健身机构

[声明]:文章仅供学习交流,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纠错】,感谢所有提供文章的媒体和作者。

最新发布
热门文章

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