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首页 > 热点访谈 > 浏览文章

北京将大面积推进教师、校长轮岗 学区房真要凉凉?

2021-08-26
      (原标题:北京将大面积推进教师、校长轮岗 学区房真要凉凉?杭州会有哪些影响? 记者:张娜)
      8月25日,北京市教育“双减”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委新闻发言人李奕介绍,新的学期,北京市将大面积、大比例推进干部教师的轮岗。
      他介绍,从校长层面来说,离退休时间超过5年、并且在同一所学校任职满6年的正副校长原则上应该进行交流;教师层面,在编在岗教师,距离退休时间超过5年并且在同一所学校连续工作6年及以上的老师,原则上进行交流。
      交流的主要形式包括区域内校长交流轮换、骨干教师均衡配置、普通教师派位轮岗三个维度。主要包括两种类型:
      一是城区完善学区(教育集团)改革,着力推进跨学区(教育集团)交流轮岗。
      优化学区(教育集团等)结构,努力实现学区(教育集团等)区域内全覆盖(过去的以单一学校、班级为孩子提供服务的供给方式,调整为学区集团的供给,让孩子能够享受到更多的资源,见到更多的老师,这实际上是供给主体的变化)。从缩小区域内校际差距的实际需要出发,在推进学区(教育集团等)内校际间师资均衡配置基础上,重点推进全区范围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交流轮换,区级以上骨干教师均衡配置,普通教师派位轮岗。
      二是远郊区全面推进交流轮岗。
      在全区范围内,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交流轮换,区级以上骨干教师均衡配置,普通教师派位轮岗。除此之外,在校际、集团之间,甚至区域之间,通过双师课堂等方式将优秀的老师、学科课程和作业布置向薄弱学校和地区输出,促进教育优质均衡。
      接下来,东城区将以先教师后干部、先小学后初中等的方式,在本学年度实现干部教师轮岗不少于2000人,力争用三年时间实现东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干部教师100%轮岗。
      网友讨论热烈 学区房要凉凉?
      消息一发布,迅速在网络引起热议。
      不少网友纷纷拍手称赞,有人说:“这力度大,学区房要凉凉了。”有人说:“我们这边很久前就实行小学和初中校长轮岗制,好校长到哪里都会带来好影响,几年学风就大改变。”
      还有位网友思考全面,说得很详细:“这个举措,明面上的好处清晰可见。”
      “其一,教育资源向平衡化方向发展。国家提倡共同富裕,教育也应该是共同进步。不应该让富人更富,教育资源偏向更先进的学校。马太效应,不应该用在教育上。
      “其二,打破学区房这一畸形现象。学区房带来的潜在交易和利益是巨大的,曾经某地级市出现同一个小区被划为不同学区的现象,家长们闹翻了。如果教师实行轮岗制度,学区房肯定要凉了。每个学校都有一批名师,家长就没有必要往一两个学校集中,学区房先是降温,如果能够全面推广、彻底推行,后面就没有‘学区房’这个概念了。
      “其三,教师的工资、福利等各方面还会提高。各个学校之间硬件等方面差别很大,来自条件更好的学校教师流向弱一点的学校,务必会在工资、福利、职称等方面做功夫,所以,流动的教师涨工资等各方面肯定会跟上。”
      小学6年、中学3年的轮岗周期
      可行性较强
      浙江省、杭州市的情况怎么样?昨天,记者采访了多位杭州中小学校长。不少校长已经关注到这则消息,还和同事们进行了讨论。
      一位小学校长非常赞同,说,教师的轮岗太重要了。
      “一所新建小学里,往往招的老师比较年轻,经验普遍不足。全校想找出几位资深老师带带他们,都比较吃力,有的老教师一人要带四五个徒弟。在有的老学校里,不少老师教龄超过10年、20年。这样的学校又有一个特点,教师经验丰富,但是活力不足。如果这样两所学校,能有部分教师轮岗,对哪所学校都是好事情。”
      还有位校长打了个比方,说一个群体太长时间没改变,会陷入一个过于平静的状态。而让师资流动起来,可能给整个学校带来惊喜的鲶鱼效应。
      看到这则消息,讨论热烈的还有家长群体。有家长比较担心,孩子班上的老师经过之前相处,互相熟悉、信任,如果突然要轮岗,感觉很难接受。
      “所以,建议轮岗以毕业班的老师为主要群体。”另一位小学校长说,看到北京的政策,正在和同事们讨论可行性。
      “这确实打破了学区的概念。操作层面上来看,小学以6年为一个周期,比较合适。举个例子,如果我的学校今年毕业了6个班,另一所学校也毕业了6个班,这两批老师都翻下去教一年级,两所学校师资确实可以对调。一带6年,把这届孩子送出去,老师们可以再次轮岗。中学则以3年为一个周期。”
      配套政策要跟上
      采访中,多位校长提到,如果杭州像北京一样,把这件事彻底做起来,对于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一定是好的,只是推进的过程里,要考虑一些细节。
      比如一位校长说:“有的老师要从市中心到郊区工作,通勤时间加倍,照顾家庭的时间缩短不少。这样两头跑要有6年左右,那么如何调动老师的积极性?建议一些配套政策要跟上,可以对交流的教师在评职称和评优方面有一定照顾,或者津贴补助方面有些安排。”
      确实如此,杭州之前对于交流的教师、校长都有一定的照顾。
      比如原江干区规定,教师评选省特级教师、区级及以上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及骨干教师,市级以上综合荣誉时,被评选人须具有2所及以上学校的工作经历,且每所学校工作时间不得低于3年,或在新城区学校有6年及以上的工作经历;原下城区规定,交流到区内北部学校的教师享受每月500元的北部津贴;原拱墅区对交流到一定区域的教师发放人均每月600元的绩效奖励;西湖区对紧密型教育共同体学校每年奖励20万至30万元……
      还有校长说,杭州的教师、校长交流工作一直在做,关键要看做到多大比例。如果像北京东城区这样100%干部教师轮岗,力度就比较惊人了。
      校长在一所学校任职超10年
      教师在一所学校任职超12年
      即要交流

      其实教师、校长的交流工作,杭州一直在做。
      2013年,浙江省教育厅等四部门联合出台《关于推进县(市、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交流工作的指导意见》。杭州市上城区和桐庐县是试点区域,从2014年开始交流。
      规定是在同一所学校任职超过10年的校长、任教超过12年的教师,需要交流到同一区、县(市)的其他学校任职或任教,并随迁人事关系,县域内符合交流条件的骨干教师每年参与交流的比例,应不低于符合交流条件骨干教师总数的15%。
      2014年,杭州市各个区县市都出台了促进教师、校长交流的创新举措。全市实际交流教师、校长数为1420名,其中,普通教师927名、骨干教师321名、校长172名,实际参与交流的骨干教师占符合交流条件骨干教师的19.38%。交流的教师都随迁人事关系,并且至少交流3年。名师名校长不再被一所名校专属。
      交流一年后,效果确实很明显。
      当时杭州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新的工作环境激发了教师新的动力和活力,有利于消除教师的职业倦怠感。教师流动打破了学校界限,可以让不同学校教师间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当年,杭州市有6名交流的教师、校长被确定为省教坛新秀推荐人选,这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交流教师、校长的工作热情。
      到了2016学年,全市实际交流教师、校长增长到1950名,其中,普通教师1314名、骨干教师429名、校长207名。
      一位校长的作用有多大?
      说到换校长,很多家长拍手叫好。一位校长对一所学校的引领作用到底有多大?
      记者采访了上城区一位资深小学校长。他说,校长教师的交流工作,原上城区是试点,已经做了多年。
      “大概20年前,鼓楼、望江门附近10多所学校并入原上城区,当时区里派了一批有冲劲的校级领导,分别到这10多所学校,待了3年。后来事实证明,在办学策略和理念等方面,这些校长确实带来了改变。”这位校长说,经过10多年发展,现在鼓楼、望江区块,已经成了家长们很认可的教育板块。
      “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对一个学校的引领和改变是很大的,包括规划学校的发展方向、营造育人文化、带领教师队伍、通过管理改变学校等方面。再加上一大批优秀教师的交流,总的来说,北京的政策有效地为过热的学区房降了温,推行教育均衡优质发展,这也是快速实现优质资源的扩大化,满足了家长对于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求。”这位小学校长说。

来源:都市快报 责编: 

关键字 : 学区房,教师轮岗

[声明]:文章仅供学习交流,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纠错】,感谢所有提供文章的媒体和作者。

最新发布
热门文章

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