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首页 > 金融服务 > 浏览文章

持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2021-08-10

      (原标题:持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记者:黄宇翔、夏佳)
      杭州金融市场运行稳健——据杭州市统计局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市金融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两年平均增长8.0%。
      今年以来,杭州金融系统不断深化金融改革创新,持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有效防范金融风险,为杭州高水平打造“数智杭州·宜居天堂”,争当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城市范例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
      截至6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58683亿元,同比增长12.6%,其中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增长9.6%,住户存款余额增长14.3%。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53521亿元,同比增长14.4%,其中住户贷款余额增长19.8%,企(事)业单位贷款余额增长11.3%。
      22家金融机构投放资金超9000亿元
      创新金融工具,畅通金融“血脉”。今年上半年,在杭金融机构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不断加大对杭州民营企业、制造业等领域的信贷投放支持——22家已与市政府签约的金融机构共向全市投放资金超过9000亿元。
      截至6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5.35万亿元,同比增长14.43%。全市民营企业、制造业贷款余额分别为1.98万亿、5581.53亿元,同比增长19.55%、5.6%。
      聚焦杭州发展战略,建设银行杭州分行就充分发挥规模、渠道、科技等优势,将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到发展的重点领域。2020年贷款新增394亿元,今年上半年再增240亿元,融资质效持续提升。与此同时,该行上半年绿色贷款余额新增110亿元,为供应链链条企业投放贷款超61亿元。
      在普惠金融方面,杭州市地方金融监管局组建了由200余名市级金融专家组成的金融顾问团,为中小企业量身打造金融服务方案;协调、联动金融监管部门深化“4+1”小微金融差异化细分服务,推进首贷户、信用贷、延期还本付息等各项政策,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4万亿元,同比增长22.9%;强化融资担保功能,扩大服务小微和“三农”实效,全市小微企业和“三农”融资担保余额达到180.8亿元。
      为大力推进普惠金融工作,截至6月末,浙商银行杭州分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419亿元,实现13年持续增长,服务小微企业客户1.63万户。今年上半年,该行还全力推进小微专营机构建设,目前小微专营机构在全部分支机构中占比近70%,同时倾斜资源配置,无上限供给普惠信贷资源。
      “杭州e融”撮合融资总量首破千亿元
      7月23日全市金融工作会议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截至6月末,杭州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已累计为3.5万家小微企业撮合融资需求超1000亿元,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其中授信金额1000万元以下的小微贷款占比近95%。
      “不试不知道,现在小企业申请贷款果然变方便了。”今年6月,浙江宝世特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通过“杭州e融”平台在线申请“小微e贷”,短短5分钟就申请到30万元信用贷款,便捷高效的办贷体验不同于以往的“资料多、手续烦”,让他颇为惊喜。
      由市地方金融监管局牵头搭建的“杭州e融”,近年来加快完善金融服务数字化产品超市和市场主体信用服务功能,已成为越来越多小微企业申请贷款的“首选”途径。该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自“杭州e融”平台推出以来,不断突出数智赋能,充分运用数字化改革成果,发挥杭州金融综合服务平台线上融资优势,会同相关部门开发“跨境贷”“知识产权贷”“政采贷”等特色模块,进一步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扩大服务覆盖面。
      “信息‘多跑路’,企业‘少跑腿’,银行‘敢放贷’。”记者了解到,市地方金融监管局联合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成立了浙江省首家全国资、经备案的全国性企业征信机构,为银行的企业授信提供信用数据支持,让银行更有底气给小微企业发放信用贷款。据悉,此举构建了包含工商、税务等30余个部门数据的“金融主题库”。
      据了解,“杭州e融”平台将继续推进数据归集,完善平台功能,探索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新途径。
      提前5个月实现全年上市工作目标
      推动在杭企业上市工作也再度创下佳绩。
      截至7月20日,全市今年新增境内外上市公司达25家,其中境内19家(科创板7家),境外6家。不仅创下了同期历史新高,而且提前5个月实现“十四五”开局之年的全年上市工作目标。
      目前,全市上市公司总数达到243家,列全国第四位。
      记者了解到,今年上半年,我市金融监管部门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以“民呼我为”主题活动为载体,不断优化服务举措,关心关注企业呼声,为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发展排忧解难、陪跑赋能。
      其中包括,牵头制订《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凤凰行动”(2021-2025年)计划的政策意见》——着力打造“凤凰行动2.0”版,力求实现资金全过程参与、政策全周期支持、服务全方位保障,确保我市资本市场发展持续高质量地保持在全省乃至全国领先水平;
      完善落实“已上市和重点拟上市企业扩大在杭投资”的有关机制方案——引导和协调我市拟上市企业IPO募投项目投回杭州,据初步统计,今年上半年新上市企业IPO募集资金投回杭州的比例达86.69%;
      创新制订《全市推进企业上市“一件事”集成办理实施方案》——探索通过确立一套工作体系、一个口子办理、一项服务机制和一个培育平台,全面提升资本市场政府服务能力,进一步优化政府营商环境;
      全面推动对外合作平台服务升级——与上交所、深交所杭州服务基地合作设立以桐庐为总部的县域企业上市综合服务平台,实现了企业上市专业服务延伸覆盖整个杭州县域,同时指导浙江股权交易中心对接三个县(市)合作启动浙股交钱塘江上游企业专板建设活动,搭建专属服务平台。
 
     人物故事
      韩纲:
      “上半年团队保费增长了30%”
      “业绩非常好,上半年我们团队保费增长了30%。”
      在中国人寿杭州市湖墅支公司业务总监韩纲看来,今年上半年的成绩单相当出彩,一老一少是购买保险的最大人群。
      “今年一季度,我们团队的保费同比增长了50%。尽管增长快速,但是由于疫情等因素,当时我们对上半年究竟能取得怎样的成绩,依然没底。最终,增幅达到了30%。”回想起开门红时的情景,韩纲依然充满喜悦。
      “当时送保单都来不及,业务员不是在送保单就是在送保单的路上。光西湖益联保的纸质保单,我个人就送出了747份。”
      保险热销的背后,韩纲认为旧版重疾险停售、居民保险意识增强、保险稳定的回报、居民收入提高等均是重要因素。
      今年2月1日,中保协正式启用重疾新定义,全国范围内,旧版重疾险停售,各保险公司纷纷推出新版重疾险。在新旧版本切换之前,中国人寿出台了重疾险“择优理赔”的利民措施,实现保费猛增。
      同时,在经受了疫情一年的考验后,人们购买保险的意识明显提升了,对保险的接受程度也越来越高。“我有一位客户,今年得了早期前列腺癌,获赔了36万元,之后马上为其孙女购买了保额为100万元的重疾险。”韩纲告诉记者,“今年,我还明显感到购买保险的人群越来越年轻,90后、00后购买保险的意愿明显增强,我在读大学的儿子就问我为其购买的保险是否足够。”据介绍,还有50岁以上人群购买年金险的数量明显提升,他们需要为下一代甚至两代的经济情况考虑,比如在后期更改受益人,每年都可以稳定地为他们提供一笔资金。
      “另外,从上半年接触的客户情况看,经济回暖让不少人收入提升了,特别是企业主。”韩纲以某客户的情况举例说,该客户涉及几项行业生意均发展形势良好,买保险自然舍得花钱,上半年就新增了保额为840万元的终身寿险,保费100万元。

      记者手记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长期以来,在银行传统的评价中,大多轻资产、少抵押、抗风险能力弱的小微企业,往往被划入“质量欠佳”客户的行列,急需融资的小微企业以及创业青年大多只能“望行生畏”。
      而反过来看,站在各大银行这一方,由于银企间信息不对称,银行无法筛选和触达“信用好、有潜力”符合贷款标准的企业,以往也恰恰因为“陌生拜访”,导致成本高、耗费人力,获客渠道狭窄。
      但在企业和银行双方分别入驻“杭州e融”平台后,可以明显感觉到双方获取信息变得方便了。确实,只有越来越多的青年创业者受益,平台才会有生命力。如今打开“杭州e融”平台,数以万计的小微企业在用信用变现的同时,无数的青年创业梦也在此延续。

来源:杭州日报 责编: 

关键字 : 金融服务

[声明]:文章仅供学习交流,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纠错】,感谢所有提供文章的媒体和作者。

最新发布
热门文章

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