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首页 > 商业地产 > 浏览文章

杭州西湖区古荡街道综合体纷纷落成 让这块“农田”未来可期

2021-06-28

    (原标题:农田郊区摇身一变,成了“网红打卡地” 记者:泮巧露 实习记者:顾剑 通讯员:曹文君、张加庆、章洁)

  “坐个电梯,都要排五分钟的队!”前阵子,这句出现在朋友圈的吐槽,生动地表达了天目里现在有多火。从去年10月至今,坐落于天目山路古墩路交叉口的天目里,一直是杭州文艺圈“持续升温”的焦点。

  这座花8年时间雕琢的城市综合体,以一种横冲直撞的方式,一夜之间晋身杭州甚至长三角的文艺新地标。

  每一天,在天目里的任何一个角落,都能看到不断有人举起手机,打卡、晒朋友圈。双休日,更是有“粉丝”专门从北京、深圳“打飞的”来,只为看一眼意大利建筑大师伦佐·皮亚诺在中国设计的第一个作品。

  谁能想到,30多年前这里还是一片片芦苇荡。

  “小时候,这里都是农田,去干农活时,感觉怎么走也走不到。”张加庆今年41岁,是古荡街道古荡镇股份经济合作社股东,自2002年原古荡镇村撤村建居后,他一直居住在荷花苑新村。说起以前的劳作生活,他历历在目:“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每天早出晚归,辛勤劳作,指着田地里的收成过日子,一家人靠天吃饭。”

  上世纪90年代初,原古荡产业园区是杭州市为数不多的轻工业园区。1997年,原古荡镇村成立古荡镇股份经济合作社,村民变成了股东。就在这一年,刚从交通职高毕业的张加庆,在家门口的古荡工业园区修理厂找到了人生第一份工作。他的父亲则加入了社办工厂,一家人过上了半农半工生活。“总算不用指着种田养鱼过日子!”张加庆感慨道。

  “当时的轻工业厂房,引进了电子产品加工、车辆维修等产业,环境污染小、能耗相对较低,符合当时发展定位,也为后来发展奠定了基础。”古荡镇股份经济合作社党委书记、董事长殷国生介绍。靠着租赁厂房,合作社的集体收入有了一定增长,当年收入有670多万元,股民人均一年可分到4000多元。

  时光来到2004年,古荡工业园区厂房已形成千万平方米的规模。与此同时,古荡镇经济合作社农居安置小区全部建设完成,村民安置于荷花苑新村、嘉禾花苑、莲花东村3个小区。村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然而,随着时代和技术的进步,轻工业厂房已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产业急需转型升级。乘着发展的春风,古荡工业园区厂房地块调整为商业商务用地,意味着原古荡镇村辖区迎来又一次发展机遇。2008年,古荡镇股份经济合作社开始建造商务楼宇,莲花商务中心,浙商财富中心相继建设完成。

  由此,区域主导产业从工业性质转向商业性质,先后引入艾康生物医药、林德工程、华数传媒、浙大网新等企业。高端制造业、文化产业和国际企业的纷纷入驻,让辖区产业生态实现一次大提升。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辖区还吸引了蘑菇街、格家网络等电商企业入驻。

  “房客开始是外来务工人员,后来大学生多了起来,现在都是周边企业的白领。”殷国生介绍,安置房小区周围的企业多了,商超、餐饮店等配套设施也逐渐完善,辖区产业的转型升级,让这里的租赁房得到更高层次人群的青睐。

  随着城市化发展,在古荡工业园区拆迁过程中,古荡镇经济合作社以10%留用地项目的形式,投资建设了古科园项目,总面积10.9万平方米。目前项目已启动,建设如火如荼。项目完成后,古荡镇经济合作社将拥有一座属于集体的5A级商务楼,将带来7000多万元租金收入。预计到2023年,合作社集体收入将突破亿元。

  嘴角上扬的殷国生告诉记者:“合作社的发展让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全力奔向小康新生活。”

  在这块曾经的郊区农田里,一幢幢楼宇拔地而起,集商务办公、商业购物和餐饮娱乐于一体的莲花广场、天目里等综合体的落成,高端产业的不断入驻,让这块“农田”未来可期。

来源:西湖报 责编: 

关键字 : 古荡街道综合体,莲花广场,天目里

[声明]:文章仅供学习交流,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纠错】,感谢所有提供文章的媒体和作者。

最新发布
热门文章

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