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首页 > 传媒服务 > 浏览文章

中国电影市场热捧过后尚需冷思考

2021-05-19

  (原标题:中国电影市场热捧过后尚需冷思考 作者:李雪昆)

  刚刚过去的五一档,中国内地总票房达到16.7亿元,再次创造了历年该档期的最好成绩。而回顾2021年以来的元旦档(12.99亿元)、春节档(78.22亿元)、清明档(7.09亿元)等热门档期,五一档已是今年连续第四个票房破纪录的档期。纪录也好,成绩也罢,源于我国整体疫情有效控制带来的底气,源于国家电影产业政策的助推,也源于电影人的坚守与努力。中国电影正依靠内生增长,让市场重新焕发生机,由此也不难看出中国影市的强力复苏与强劲势头。

  “全球第一大票仓”“再次刷新全国电影票房纪录”“创全球单一市场单日、周末票房等多项世界纪录”“中国影片碾压进口片”……不绝于耳的热捧声过后,电影行业仍需静下心来想一想——中国电影市场真的具备十足实力领跑全球了吗?面对外界的夸奖和赞美,如果电影行业自己缺了该有的定力,那么,很容易在热捧中迷失方向、自我陶醉,从而失去前进的动力。

  在赞美中看到并承认自己的不足,是一种勇气,更是一种智慧。

  当前,我们的电影作品虽然摆脱了够不够的问题,但好不好、精不精的问题依然摆在面前。如何在商业性和艺术性之间找到更好的平衡仍是行业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正视问题才能缩短差距,缩短差距才能强大自己,强大自己才有能力在更充分地参与竞争时赢得主动。

  事实上,在复杂的国际疫情环境下,国外电影市场几乎停滞,进口片数量锐减,中国电影市场与国际市场暂时不具有可比性。同时,中国电影市场确实存在较大的增量空间,如何挖掘和释放?显然离不开高质量的内容、工业化体系的支撑、市场营销的促进。

  之于内容,从五一档的题材片单我们可以看到“菜品”丰富的精神文化大餐,可以看到行业的多点着力,可以看到垂直受众需求的满足,但市场的“二八定律”仍在。数据显示,2015年至2019年,五一档期票房排行榜TOP3的合计票房占比从70.55%上升至94.63%,今年依然如此。显然,内容质量是决定票房走势的关键因素,我们的市场还需要用更多头部影片带动分众分需的国产电影多样化发展。

  正如2021年全国电影工作会传达出的精神,内容创作落到实处不仅要从历史大方向寻找小切口,还要回归大众日常生活,挖掘美好生活和大众精神的内核。当前电影内容更多的是商业化电影和精英式内容,而我们广阔土地上那些具有深刻意义但因经济、地域等问题未发现的内容还有很大挖掘空间。

  之于电影工业化,我们尚缺乏成体系的生产能力,还无法在保证数量的基础上实现质量的飞跃,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磨合、融合,实现更多的自我突破,这也为电影行业指明了发力方向。

  之于市场营销,不得不说当前的宣发组合拳打出了更多样的招式。面对疫情等带来的挑战,电影宣发主动变革创新模式,除预告等传统物料外,还在正片片段、短视频等方面发力,通过参加综艺、上直播间等,扩增传播的渠道和角度。但轻创作、重营销的现象依然不容忽视。毕竟,通过过度营销手段消费观众的热情,无益于市场的健康发展。

  取得一份份优异的票房成绩之后,可以预见,未来的爬坡路可能会更艰难,需要行业有更多的准备,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智慧,也需要我们更好地把握时机根植本土。唯此,在消费冲动期后,在国际市场开放时,才能展现自身应有的成色,才能守住属于我们的阵地,才能脚步稳健地谋求更长远的发展。而当下,恰是留给我们的宝贵积淀时间、调整时间、蓄力时间。

  中国电影票房势头不减,在向世界展示中国力量、中国电影力量的同时,已经为我们更多的想象空间提供了助力。我们相信,厚积薄发的中国电影未来可期。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网 责编: 

关键字 : 中国电影市场

[声明]:文章仅供学习交流,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纠错】,感谢所有提供文章的媒体和作者。

最新发布
热门文章

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